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15:48 点击次数:94
(商代晚期珙从盉 藏于山东博物馆)
盉hé,这一器类出现得非常早,大约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人就开始使用陶盉了。
青铜盉最早出现于二里头文化时期。西周中期以前,盉多为酒器,调和酒味浓淡;西周中期及以后,盉多为水器,与盘组合,用于注水。
盉的形制非常多样,如之前我所说“管状长流一出,诸器皆为盉”。
这件珙从盉通高28.4厘米、口径11.3厘米,侈口束颈,深腹圜底,腹下部圆鼓,属于典型的罐形盉。前有管状流,后有兽首鋬,上有拱形盖,下有三柱足。
器盖中部隆起,顶上有菌形盖钮,盖面后侧有一半环钮。兽首鋬上亦有一半环钮。两个半环钮之间本来有链条的,但已遗失。
(纹饰拓片 来自网络)
器盖和器身上部各有一圈纹饰带。纹饰带主饰两个对称的兽面,以窄细的凸棱为鼻梁,两边饰大眼凸睛,其他部分则填云雷纹和羽纹。这是早期兽面的常见表现形式。
器盖内铸有四字铭文:作珙从彝。
其中第二个字本应如上图所示,博物馆标识给出的名称也用的是那个字。但很多字库里都没有那个字,所以大多用“珙”字来勉强代替。
另外有资料说鋬下亦有同样的铭文,但我在现场时没注意,之后也找不到相关图片,暂且存疑于此。
这件文物时间是商代晚期,出土于山东省青州市苏埠屯商墓,藏于山东博物馆。